常见的力量训练方法对比: 肌肉收缩主要有:等长收缩、等张收缩(向心,离心)、等动收缩三种收缩方式。我们一起来分析力量训练中他们的特点和优势 (1)等长训练法 特点:肌肉紧张用力、肌长度保持相对不变。 应用范围: 以提高持续用力为主的项目; 运动损伤后进行康复的初期; 难以完成既定的力量训练时,该方法 可有效提高某些特定关节角度的力量。 局限性: 只能发展局部关节角度的力量;对爆发力有不利影响 ![]() (2)等动训练法 特点:练习时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收缩速度相等,但阻力不断发生变化。 优点:在整个动作范围内都产生最大阻力。 应用:提高等张和等动性力量。 中等速度训练可以使所有训练速度附近范围的力量大幅度增长。低速训练对高速运动时的力量增长无作用。 局限性: 缺少速度变化(与实际动作有较大不同);等动训练的速度远低于实际动作速度。
|
![]() (3)等张训练法 利用特定力量训练器或自由物体进行力量训练。 特点:负荷恒定,阻力因力臂改变而产生相应的变化。 应用:大重量训练—提高最大等张和等长力量。小重量训练—提高肌肉耐力。 效果:提高短跑、投掷、跳跃等项目的运动成绩;增加瘦体重和肌肉体积等。 局限性:运动时肌肉所遇阻力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是等重量的,与实际动作的受力情况差别较大。 (4)超等长训练法 特点:肌肉离心收缩与向心收缩按顺序进行。离心收缩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可以发挥更大力量。 应用:发展弹跳力;其与许多实际动作表现出相同的特点。 局限性:对于爆发力项目的运动成绩无明显效果。 负荷相对难以控制(过小难以出现训练效果,过大则容易出现运动损伤,如“跳深”练习)力量训练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(5)离心训练法 特点:肌肉收缩与肌肉被动拉长同时并存。 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强烈刺激,使肌肉力量得到明显增长。 应用:迅速发展肌肉力量。 局限性:其动作与实际运动中的动作相差甚远。 延迟性肌肉酸痛现象最为明显。 |